编者按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,也是世界茶叶生产、消费和出口大国,茶产业年产值在70亿元左右。但是,近年来,我国茶产业遇到了空前的挑战,茶叶质量和出口状况都不甚理想,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,尤其是至今没有一个真正著名的世界级品牌。原因何在?中国茶叶的出路何在?近日,本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调查,采写成一组报道。从今天起陆续刊出,请读者予以关注。
我国是茶的故乡,更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,茶园面积列世界第一,产量列世界第二位。1998年我国茶园面积为76万公顷,产量达66.5万吨,其中国内销售量为39.5万吨,人均消费茶叶0.3公斤。
但是,对中国茶叶来说,面对的挑战是严重的。以出口为例,我国的茶叶品种齐全,产量占世界的23%,但年出口量只占6%,为16万吨左右,甚至低于第三产茶国斯里兰卡的出口量。
生产方式落后,生产力水平低下是我国茶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。统计资料显示,我国茶园平均单产608公斤/公顷,大大低于世界茶园平均单产1000公斤/公顷的标准,而印度为1498公斤/公顷,日本高达1725公斤/公顷。
目前全国的茶叶产值约为70亿元,全国竟有6.7万家茶叶初制厂,每家茶厂加工量不足10吨,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陈旧、落后,工艺粗糙,管理水平低下。
名优茶发展后劲不足。据统计,目前国内名优茶占茶叶总产量的15.8%,产值占总产值的44%。但由于缺乏资金,科技投入有限,茶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,茶叶深加工产品以及高附加值茶制品的开发明显不足。
茶叶税赋过高,茶农负担过重,种茶积极性受挫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叶经济发展。我国茶叶的税赋,比世界上税赋最高的阿根廷还要高出1.5倍,比印度、斯里兰卡等重要产茶国更高出许多。每亩茶园所承担的费用约占总产值的30—40%。由于负担过重,不少地方茶叶采摘粗放,加工不及时,造成品质低下,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茶农毁茶、茶园荒芜的现象,导致可采摘的茶园面积缩小。
以湖南为例,该地是茶叶的主产区,所产茶叶质量好,产量高。前两年该地区茶叶经济出现滑坡,生产成本上涨了几倍,而收购价仍维持在1989年水平,茶农基本无利可图。茶贱伤农,茶农最后只好毁茶种菜、毁茶种竹。当年全省茶叶产量仅为5.49万吨,较1990年下降了26%,茶园面积减少了2万亩,茶园荒芜6.91万亩,荒芜面积达30%。
大量的乡镇、个体小茶厂在我国茶叶产区里遍地开花,几乎每家每户就是一个茶叶加工厂。由于这些所谓的“企业”规模小、实力弱,抗风险能力差,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,这些企业普遍经营不稳定,发展前途欠佳。
这些“企业”大多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,在原料的收购、成品的加工、质量等级检验等重要环节中,往往随意降低标准要求。这类“企业”,收购茶叶原料时无任何农药残留检验技术、手段和方法,绝大部分“企业”收购时只是靠鼻子闻一闻,缺少科学的定量化的手段。
在茶叶制作工艺过程中,偷工减料的现象严重。以茉莉花茶为例,按标准规定,每500克茉莉花茶,需用茉莉花300克,然而抽查发现,大多数茉莉花茶每500克中茉莉花不足100克。一些企业将干花与茶叶拌在一起制成了茉莉花茶,利用消费者不了解花茶的制作过程和喝花茶要见花的心理,欺骗消费者。
1998年10月,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,对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天津、沈阳等城市的70家茶叶营销企业进行了一次抽样检查,结果令人忧虑:国产茶叶抽样合格率只有25.7%,比上一年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。
尽管这一数字不能全部代表我国茶叶的真实状况,但茶叶质量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。据有关部门介绍,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原料差,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的现象普遍存在;二是茶叶的感官品质差,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;三是农药残留量超标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与茶叶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相反,各地“名茶”却铺天盖地而来,比如龙井茶,有狮峰龙井、西湖龙井、杭州龙井和浙江龙井,还有湖北龙井、山东日照龙井。又如正宗的碧螺春只产在江苏吴县的东山、西山一带,地域非常有限,而眼下市面的碧螺春不下十几种,每个都称自己是正宗的。一时间泥沙俱下,让人难分真假,致使以次充好的现象屡禁难止。
“中国茶叶今天这种混乱局面,与我国做为茶叶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,”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,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”
首先,茶叶经营管理体制落后,严重阻碍了茶叶经济的发展。茶业作为国民经济一大产业分支,却缺乏统一的产业政策指导。
长期以来,茶叶经营管理体制处在条块分割的困境中:茶叶长在地里时归农业部管,流通时归内贸部、供销社管,出口时又由外经贸部管,产供销严重脱节,而且茶叶在这些部门又都不大被重视,以至茶叶的生产、流通和外贸等企业,纷纷自立门户,各自为政。整个行业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,更谈不上行业自律,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这方面虽有一定权力,但它作为一个民间团体,力度有限。
与发展成熟的行业不同的是,茶叶产业没有形成真正的龙头企业,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小企业多而乱、缺乏统一引导的状况。一方面各经营主体无法站在整个产业的高度,来审视和预测企业自身和行业的发展,也无力投入大笔资金搞科研开发,进行长远规划;另一方面,各自为政的小企业只能搞粗放式经营,在低层次、低水平上进行相互摧残的竞争,以至出现全行业的亏损。